2006 ADA/EASD 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管理:治疗起始和调节的规则共识

发布日期:
2006-04-02
英文标题:
Management of hyperglycemia in type 2 diabetes: A consensus algorithm for the initiation and adjustment of therapy: a consensus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nd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Diabetes.
出处:
Diabetes Care 2006 Aug;29(8):1963-72
摘要: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更新并颁布了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管理共识。该共识主要对降糖药物治疗的分级进行了更新,并已于10月22号分别在Diabetes Care 和Diabetologia杂志发表。ADA和EASD于2006年8曾颁布2型糖尿病管理专家共识,并于2008年1月主要就有关噻唑烷二酮类安全性进行了更新。此次是根据最新临床研究数据,就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分级进行了修订。 其主要内容如下:

1. 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目标是将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控制并维持在7%以下;

2. 对于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其一线治疗方案包括生活方式干预与应用二甲双胍(在1-2个月内逐渐加至最大有效剂量);

3. 生活方式干预旨在改善血糖、血压、血脂水平,控制体重,应视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基础;

4. 如一线治疗方案不能使HbA1c达标、有二甲双胍禁忌证或不能耐受,则应启动二线治疗药物,即加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治疗;

5. 若患者HbA1c>8.5%或有高血糖症状可选用基础胰岛素(中、长效胰岛素)治疗;

6. 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用可有效控制血糖并预防体重增加;

7. 若血糖仍未能达标,应强化(增加注射次数)胰岛素治疗,可有选择的在餐前应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以控制餐后高血糖;

8. 一旦开始胰岛素治疗,应立即或逐渐停用胰岛素促泌剂(磺脲类或格列奈类);

9. 对于从事发生低血糖可引起严重后果职业的患者,可加用依克那肽或吡格列酮,但不推荐应用罗格列酮;

10. 对于需要减轻体重且HbA1c<8%的患者可考虑应用依克那肽;

11. 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应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受体激动剂、格列奈类药物及DPP-4抑制剂;

12. 应结合2型糖尿病患者的实际情况与降糖药物的疗效和作用特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13. 联合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时应考虑到药物间的协同作用和相互影响,不同作用机制的降糖药之间协同作用最大。

展开

部分内容仅可在
临床指南app 查看下载

阅读免费指南
发送到邮箱

收藏

分享

评论
提交评论
/ 没有更多了 /
上传者信息
裙子
于2013-12-19上传
编者信息
美国糖尿病学会

美国糖尿病协会县美国重要的非赢利性卫生姐织,旨在提供有关糖尿病的研究进展和信息,促进糖尿病的科研、教育、诊疗等,关注一切与糖尿病有关的事务。协会成立千 1940年,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改善所有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为目标。一年一度的全球糖尿病领域最大规模的盛会——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年会于每年的6月如期而至,每年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3000名研究者、医生及其他专业人士莅临,共同分享糖尿病领域前沿研究、治疗建议以及治疗新趋势,聚焦糖尿病领域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最新进展,公布最新临床试验结果,关注如何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

置顶